2010年3月20日 星期六

淺談舞蹈治療

我認為「人人有怪癖」, 並非真正有精神病或什麼特殊疾病才需要「治療」或尋求諮商,如果把「治療」或諮商看成是一種希望「改變」或「轉變」,藉由各種方法了解自己,這時舞蹈只是一種媒介;透過舞蹈了解自己的身體;;;或透過繪畫看到自己的觀點,進而更了解自己,看見自己的豐沛與不足,改變自己,超越自己,接受自己,這才是「治療」或諮商的義涵所在。

各類藝術創作本身都有療育效果,跳舞的過程就是一種「治療」。看一個人跳舞跟觀察一個人的肢體動作是有趣的。語言有時可以騙的了人,但是肢體卻騙不了。以舞蹈即興創作來說,個人的文化背景、美學、性格在音樂結束的那一刻,經驗老到的人,大概都可以猜的八九不離十,這是舞蹈迷人的地方。

以我自己學舞的歷程來說,開始接觸舞蹈時,因為剛接受劇場訓練不久,很自然而然會用戲劇的角度去跳舞,大概經過了兩年,才體悟到自己「手腳」(身體) 的僵硬和柔軟的地方。對照到生活及工作上的處世性格,真是再明白不過了。從理性到感性,再從感性走回理性 (有時候是隨興到任性),從用頭腦在跳舞到用身體跳舞,到現在的不知道是不是在跳舞和不知道怎麼跳舞,都和自我的人生跟性格的成熟穩定度有相當大的關聯。當然這是一段漫長的旅程,也牽涉到個人的自覺。舞隨心轉,心隨舞動,是一段自我成長、自我治療的過程,所以我非常堅信舞蹈可以帶給人的功用,不只是在抒發一己之情,其更深層的人際、互動到美學、理性與感性的揉合,在在牽引著"治療"即"改變"的基石。

當然若要在深入並且有理性或科學的分析,需要藉助許多的心理學和和科學實驗的基礎,這也是目前表達性藝術治療正起步的原因。越來越多的心理學學者及科學的實驗將焦點放置在此,不管其成為諮商的技巧之一也好或以此為治療的主要手法也好,將來表達性藝術治療的領域將會越來越寬廣,因為每個人都會需要,尤其對於一般職場工作者來說,這樣的訓練早期我也曾經在各公司行號裡面試驗過,所得到的回饋與回響往往都是驚喜的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