Q3:自閉症會好嗎?
A3:自閉症可以因為專業、有系統的治療,進而改善一些症狀,少數人並且能融入社會並獨立生活。尤其早療的效果非常好,也就是要把握發現後到兒童入學前這段黃金治療期。但是到完全「好」的例子,目前尚未被發現。
延伸閱讀
The City of the Moon
Q3:自閉症會好嗎?
A3:自閉症可以因為專業、有系統的治療,進而改善一些症狀,少數人並且能融入社會並獨立生活。尤其早療的效果非常好,也就是要把握發現後到兒童入學前這段黃金治療期。但是到完全「好」的例子,目前尚未被發現。
延伸閱讀
Q2:自閉症是如何造成的?為什麼有自閉症?
A2:目前醫學文獻上所能找出的成因百分比都還太小,所以無法探究其真正的原因,目前只知是神經心理的問題,至於為何導致如此仍有待醫學科技解謎。
1960年代,美國一位居於領導地位的自閉症專家暨心理學家Bruno Bettelheim曾經主張,自閉症是媽媽的錯,這種病尤其應該怪罪於冷漠、拒絕性的母親。並以「冰箱媽媽」來稱呼這些女性,並譴責缺席或軟弱的父親。然而隨著醫學科技的發現,Bettelheim 氏的這個主張已被推翻。(資料來源Debroah Blum(2004):愛在暴力公園。台北:遠流出版社,及維基百科對Bruno Bettelheim的介紹)
所以任何人要將自閉症孩子的狀況,怪罪於父母親的冷漠,實在是有失公允。
延伸閱讀--
我目前的工作有部分是擔任自閉症患者的表達性藝術教育工作,接觸到自閉症患者的機會比一般人多很多,這陣子發現周遭的朋友對於罹患自閉症的朋友仍有許多誤解,成就了我寫這篇文章的動機。
僅就我所實際接觸到的大小孩子,及在相關書籍中整理出來的知識和大家分享。我會盡量解釋的口語一點,若有任何進一步的問題都歡迎與我聯繫,若我所知有限,我也會盡快為各位找到相關的資源解答各位的疑問。
在此感謝Zoe、TungTung、smilerr、大鬍子等朋友,謝謝您們為這單元提供問題。
Q1:什麼是自閉症?
A1:依據台灣「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標準」中的解釋:自閉症,指因神經心理功能異常而顯現出溝通、社會互動、行為及興趣表現上有嚴重問題,造成在學習及生活適應上有顯著困難者;其鑑定標準如下:
一、顯著口語或非口語之溝通困難者。
二、顯著社會互動困難者。
三、表現固定而有限之行為模式及興趣者。
有一句話說的好-一樣米養百樣人;同樣是自閉症患者,一百個人有一百種樣子。當我讀到自閉症是「神經心理」的問題時,我不知道各位讀者的理解為何?有一個洪蘭博士(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)講過的自閉症患者的腦造影結果,可以提供給大家參考:我們一般人看到認識的人,在腦部某一區會有活化的顯示,於是大腦就會有一個訊息出來,接著這個人就會跟他看到的人打招呼或互動,但是自閉症患者的大腦活化的地方卻是我們一般人看到桌子、椅子的區域,所以「他」對自閉症患者而言他(或她)只是一個靜物,自閉症患者對看到的這個「人」並不會有任何互動反應。
所以對於「神經心理的問題」,我自己的解釋是:自閉症孩子的腦神經網路如果不是錯接,就是根本沒有通。希望這樣的解釋能讓大家比較理解,為什麼會有「自閉」這樣的名稱出現。
順道一提,國內也有單位在推動希望以「肯納兒」取代「自閉兒」的名稱。
報紙也可以用在節奏與聲音:
讓孩子每人拿著報紙,各自發展出一種聲音。例如:雙手拍打報紙是一種聲音,撕報紙是一種聲音,揉報紙也是一種聲音,把報紙整張攤開往空中一抖也是一種聲音,一疊摺好的報紙掉到地上或拍手各是一種聲音,把報紙踩在腳下摩擦地面也是一種聲音…算算看我們做出幾種聲音了。
接下來老師只要像交響樂團的指揮一樣,指到哪個同學,那個同學就發出一次(拍)聲響,指一次就出一次聲音,「報紙交響樂團」就正式成立了。老師示範完還可以讓孩子輪流當指揮,除了訓練孩子的節奏感也可以訓練孩子的專注力和反應力喔。
這個遊戲還可以有進階版,就是沒有指揮,一切靠同學的默契和節奏感,由一個同學首先做出固定的拍子,然後一個加一個陸續進來,合成一個節奏性豐富的樂章。
報紙在表達性藝術教學中是非常好用的素材,便宜又容易取得,從報紙發展 出來的教學非常的豐富多元。
在戲劇上,它可以是一個故事的起源當中的元素,例如:「我小時候『最難忘的一件事』就是在家附近看到眼鏡蛇,然後….。」這時候就可以用報紙簡單的「撕出」或「捏出」蛇的樣子(如下二圖)。
這個被撕出來或捏出來的蛇,已經具備成為美術作品的基礎,進一歩更可發展成道具、大型佈景,或平面美術、雕塑作品。
記得有一年受邀演講如何簡單做一齣戲,就是用這個方法。
那幾年配合教育政策,學校開始教授藝文課程,但是很多的老師本身對戲劇一知半解,卻被要求期末要呈現一齣戲,真是完全不知從何開始。於是就用這個方法,讓老師們可以收集故事加以串聯改編以為故事架構,又可以從中發展道具、佈景,角色又可以確定,對老師和演出的同學來說就輕鬆多了。
這天,我實在沒力氣了,連著十分鐘要撐著孩子的身體不能讓他往下趴倒,偏偏孩子沒耐性又一直想掙脫…
實在抓不住了,我們兩個同時都倒在地板上,還好孩子就倒在我身上。
我告訴孩子:「好了,老師真的沒力氣了,你要給老師加油才行!」我捧著孩子的臉,認真的對他說,「看我,跟我說加油。」
只見孩子悠悠的把眼睛轉過來,嘴巴念念有詞地,雖然沒有聲音,但是我知道:「我被加油了!」